- 上一篇:2019年中國特種氣體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穩定發展 國產化
- 下一篇:沒有了
一、工業企業的種類及應用領域
工業氣體廣泛用于鋼鐵、造船、重工、冶金、化工、玻璃、建材、電子、石油等行業,常被比喻為現代工業的血液。根據制備方式的不同,工業氣體可分為空氣氣體、合成氣體及特種氣體三類。
我國工業氣體初起于建國初期至60年代。80年代以后外資進入中國氣體市場,推動了我國工業氣體迅速發展。工業氣體傳統應用領域主要包括煉鋼、煉鐵、有色金屬冶煉等冶金行業;化肥、乙稀、丙稀、聚氯乙烯、人造纖維、合成纖維、硅膠制品等石油化學工業;機械工業中的焊接、金屬熱處理等;建材行業中的浮法玻璃生產等。
工業氣體被喻為工業的"血液",是國民經濟基礎工業要素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業領域。工業氣體用量正在快速增長的領域包括煤化工、石油開采、煤礦滅火、食品速凍、國防工業中的燃料、電子及半導體生產、光纖生產、超導材料生產、廢水處理等環保產業、醫療保健產業等。工業氣體應用正在試驗中的領域主要包括固體氮生產、燃料電池生產、磁性材料生產、氫能汽車生產等。其中,冶金、化工對工業氣體需求量最大。
二、工業氣體行業發展現狀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為1171億美元,同比增長9.03%。預計到2018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將達1272億美元。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兼并收購,全球工業氣體市場已經形成了少數幾家企業占據全球市場大多數份額的市場格局。全球主要有四大氣體公司:德國林德集團(Linde)、法國液化空氣集團(AL)、美國Air Product、美國普萊克斯(PRAXAIR)。
我國工業氣體市場在90年代開始高速發展,2010年市場規模已超過410億元,2015年規模超過1000億元,2017年中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已達到1200億元,年均增長率穩定在8%,預計2018年可超過1300億元。
然而我國工業氣體行業規模與發達國家相比,人均氣體消費量還處在較低水平,僅為美國的1/26,不足西歐與澳洲的1/20,與南美和東歐國家也有較大差距,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量空間。
三、工業氣體行業前景展望
我國半導體、光伏、電子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工業氣體的需求量逐漸增大,且新興產業對工業氣體需求更加多樣化,單一氣體需求量較小,但需求種類較多,這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專業氣體供應市場的發展。
未來驅動中國工業氣體市場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終端用戶對氣體業務外包模式的接受度不斷增高;醫療保健業、電子等行業持續保持對工業氣體的需求;鋼鐵石化行業產能的持續擴張等。作為全球工業氣體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國工業氣體市場已經成為跨國公司和中國本土企業的必爭之地,競爭異常激烈。
針對當前正在發展過程中的中國氣體工業,應認清市場形勢和發展趨勢;明晰自身定位,制定恰當的發展戰略;實施正確的業務拓展模式和運營模式,打造符合時代發展方向、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和組織架構;要大力實施人員本土化戰略,敢于用人,且善于用人;大膽放權,且要善于用權等等?v觀全球工業氣體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目前中國市場還不太成熟,發展格局和方向不清,大多數企業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等等。盡管如此,中國氣體工業的競爭格局最終會從無序走向有序發展,并由幾家大型氣體業務集團來支撐起中國氣體工業,這是中國氣體工業走向有序化發展的必然之路。